臺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應邀參加2025世界神明聯誼會
- 小玉
- 4月6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文字:趙金華 / 攝影:蔡忠宏 / 編審:王秀玲】
位於臺南市北區、擁有逾三百年歷史的臺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於3月21日迎來中華傳統宗教總會參訪團一行。此次交流不僅深化宗教間情誼,也確認該宮廟將續緣參與2025年世界神明聯誼會,再度展現臺灣宗教文化走向國際的實力與決心。

本次參訪,由中華傳統宗教總會秘書長陳和順率團,包括副秘書長陳振帆、洪金揮、尤良安,顧問戚品淑、南區代表陳恒郎副秘書長,福國寺總幹事莊昭然及義工共13人參加。
代表團一行由大觀音亭董事長吳春福、新任主委林淑華、董事陳錦清、顧問陳啟春熱情接待。雙方在莊嚴古意的廟宇空間中進行交流與座談,氣氛溫馨融洽。

吳春福董事長表示,大觀音亭與祀典興濟宮雖分別奉祀佛教的觀音佛祖與道教的保生大帝,卻自古相鄰相依,共用空間與管理組織,象徵宗教和合的精神。他也感謝宗教總會長期推動宗教文化國際化,期盼透過世界神明聯誼會平台,讓更多人認識臺灣豐富多元的信仰風貌。

吳春福董事長已於2024年親率團隊出席大會,與全球數百座宮廟共襄盛舉。今年亦欣然應邀,計畫再度參與2025年的盛會,與國內外宗教團體深化合作,共同傳揚中華信仰文化的美好與智慧。
陳和順秘書長盛讚大觀音亭與興濟宮的歷史價值與文化深度。他指出,兩廟合為一體、跨越佛道的宗教融合,在臺灣極為珍貴,不僅是府城的精神地標,更是宗教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基地。


臺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
🏯 宮廟概覽|位於臺南市北區,創建於明鄭時期(1661-1683年),是府城最早的觀音廟之一。此廟供奉的主祠神尊為觀音佛祖及保生大帝,融合了佛教與道教的信仰特色,歷史悠久,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
🕊️ 文化特色|興濟宮的建築內設有官廳,作為昔日官員或信眾休憩之用,為全臺僅存的寺廟官廳建築,具極高的歷史價值。宮內曾舉辦「楊永智版印收藏特展」,展出佛教與道教的版畫,推廣傳統版畫藝術,廣受好評。
🌟 建築特色|大觀音亭與興濟宮分別在右側與左側,中間為據說是供前來參拜官吏更衣與休憩之用的官廳,三者以八角門互通,兩廟皆深三進,位在一基座之上,由三川殿(門)、拜亭、龍虎井、正殿、過水廊與後殿組成。廟前正對的觀亭街古稱「觀音亭街」,是臺南少見的參拜道,但現在已經拓寬。
世界神明聯議會報名專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