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2世界神明聯誼會〕

小玉



神氣文創市集遊客如織 藝品匠心獨具

【人間社 王淑芬 高雄大樹報導】

「2022世界神明聯誼會」12月25日在佛陀紀念館登場,有逾800家宮廟、3000多神尊齊聚,展現宗教無國界、神佛一家親的博愛精神;現場有陣頭、戲曲表演,還有文創市集,匠心獨具的工藝,如剪黏、漆線及粧佛等藝術,巧奪天工令人驚豔!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12月24日也在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等人的陪同下,參訪文創市集,對於業者的工藝傳承及創意作品,給予肯定及鼓勵。 來自雲林的神佛雕刻師林朝金,16歲開始拜師習藝做鑿花雕刻,因緣接觸粧佛工藝,由於雕工細膩、活靈活現的神像深獲日本人的喜愛,早期有不少作品輸出日本,近年訂單縱貫南北,澎湖離島也跨海下單。 逾40年的工藝獲得肯定,林朝金也有當代藝術的創作,多元的文創工藝品,接單不斷。他精湛的「粧佛」工藝去年獲得雲林縣政府公布為「無形文化資產傳統工藝保存者」。 他說「我將感悟一刀一鑿的刻畫,作品就是我人生的幻化!」不管是神佛、動物、人物等創作都溫潤有力,扎實的工藝非常精采。


來自台南的工藝師黃湘敏不到30歲,一頭栽進漆線工藝已逾10年之久。她以磚粉、生漆、桐油揉做成漆土再搓揉出一條寬度不到1毫米的漆線,層層纏繞交織成神明衣飾上的龍飛鳳舞、盔甲綴飾等,巧奪天工,美得令人咋舌。 更厲害的是,黃湘敏無師自通,憑藉著美工科出身的基礎工藝,加上巧思為神佛衣飾做出美麗的圖騰及裝扮,雖然只是一個人的工作室,卻做出好口碑,成了宮廟指定漆線師。 受邀在神氣文創市集現藝,黃湘敏感謝佛光山為她打造一個演示的機會,讓更多人了解這項幾近失傳的傳統工藝。


「剪黏」工藝也是件需要繁複工序的傳統藝術,民眾常見於宮廟的飛簷,卻不知道要在飛簷上黏上龍鳳是件艱辛的工程。藝師林秉賢將一個個瓷杯以工具切割,瓷塊搭配彩色玻璃黏貼成鳳毛鱗角及羽翼,展翅的龍飛鳳舞栩栩如生,烈豔映照得光彩奪目。


神氣文創市集集結百攤的特色工藝品在風雨走廊展示,匠心獨具的藝品還有竹編、藺草編織、漆器及樹果創作等,吸引很多遊客佇足欣賞,民眾不吝購買收藏難得集結展示的工藝品。




Comments


bottom of page